Menu

李义章:工业技术软件化,互联网+制造的纽带

发布时间:2017-04-11

 来源: 经济网 谢玮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487641866834 (1).jpg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《中国经济周刊》视觉中心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
中国经济周刊-经济网讯 (记者 谢玮) 2月20日,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联合主办的“2017工业互联网峰会”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。北京索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义章出席并发表演讲。

李义章表示,工业3.0的核心是电子化、数字化、信息化,其技术核心解决的是物理工具向数字工具的转换。如通过技术把图版变成CAD软件,把实验室变成仿真试验,把传统机床变成数控机床等等。因此,工业3.0研究的范围还是聚焦在工具层面,而没有纳入人的范围。

在他看来,工业4.0核心是要建立产品、生产、服务的模型体系,以及模型体系与物理世界的互动。而建模、运行模型需要智能化实现,有赖于知识自动化。

以波音公司787机型为例,其研制过程用到8000多种软件,其中只有不到一千种是商业软件,其他7000多种则是波音私有软件。真正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就在这7000多种软件中。如今,波音、NASA、GE在内的许多公司正是通过将这些知识和技术封装在软件中,从而替代人的能力。2016年,GE公司推出了Predix平台,推动工业软件(APP)发展。


李义章介绍,美国的AVM(自适应运载器制造)计划在这方面具有重要意义。它借鉴了集成电路行业的方法,其口号是“重新发明制造业”,要给制造业带来根本性变革。将防务装备研发周期从十年缩短到两年。AVM具有三大特征:知识技术模块化;基于模型的复杂工程、基于互联网实现社会化知识协作。通过AVM这样的系统,实现了研发、工艺、制造的智能化。AVM是一个知识共享的平台,也是一个社会化协作的平台。

与此同时,近年来,GE、西门子、IBM等公司都在开放自己的平台,其目的即是为了营造一个生态系统。平台是“工业神经系统和命脉”,不仅是工业企业软件化的手段,更是控制工业生态的关键。如果被国外控制,未来三十年中国将重蹈只能手机操作系统的覆辙,丧失新工业生态的主导权。在发展工业软件平台方面,中国必须要找到自己的路径,中国智能制造的机会也正在于此。

“国外的工业界,有一个发展趋势。传统的重资产型的工业企业在软件化,其核心是工业技术软件化,数据—知识—技术为核心的新工业生态正在形成。”李义章说。

在他看来,在工业4.0 时代,要大力发展我国的属于自己的工业知识体系和工业技术体系,更要发展工业软件平台。

李义章介绍,过去的十年中,索为公司一直在军工行业探索工业技术软件化。通过将工业知识和工业技术的模型化、软件化,实现了知识的自动化。并通过工程中间件这样的平台,实现工程知识,工程技术的流通、交易和分享。

“要把工程技术人员解放出来,让工程技术人员做创造性的工作,把操作性的,执行性的工作交给机器去做。”他说。